八拜之交指的是哪几个人

生死之交:桃园结义,情比金坚
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。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在涿郡相遇,虽出身不同,却都怀有一颗救国救民的赤诚之心。他们志同道合,相见恨晚,遂在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,祭告天地,结为异姓兄弟。

三人对天盟誓:“念刘备、关羽、张飞,虽然异姓,既结为兄弟,则同心协力,救困扶危;上报国家,下安黎庶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。皇天后土,实鉴此心,背义忘恩,天人共戮!” 从此,他们携手踏上了匡扶汉室的征程。

在之后的岁月里,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,他们始终不离不弃,生死相依。关羽兵败被俘,曹操对他礼遇有加,封侯赐爵,企图将他收归麾下。然而,关羽不为所动,得知刘备下落后,毅然决然地挂印封金,千里走单骑,过五关斩六将,回到刘备身边。张飞在长坂坡为掩护刘备撤退,单枪匹马立于桥头,一声怒吼,吓退曹军百万雄师。刘备为给关羽报仇,不顾众人劝阻,亲率大军伐吴,最终兵败夷陵,病逝于白帝城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,诠释了生死之交的真正含义。

知音之交:高山流水,千古绝唱

春秋时期,楚国的俞伯牙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,他的琴声悠扬动听,宛如天籁。然而,曲高和寡,能听懂他琴声中深意的人少之又少。俞伯牙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,直到他遇见了钟子期。

有一次,俞伯牙乘船游览,面对清风明月,他思绪万千,情不自禁地弹奏起琴来。一曲未终,他发现岸边有一位樵夫正静静地聆听着他的琴声,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。俞伯牙心中一动,便邀请樵夫上船,为他弹奏了几曲。当他弹奏表现高山的曲调时,樵夫赞叹道: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 当他弹奏表现流水的曲调时,樵夫又感慨道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 俞伯牙惊喜万分,他终于找到了那个能听懂自己琴声的人,这个人就是钟子期。

此后,俞伯牙和钟子期结为知音,他们常常相聚,谈琴论道,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。然而,好景不长,钟子期不幸染病去世。俞伯牙悲痛欲绝,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,弹奏了最后一曲《高山流水》,然后割断琴弦,摔碎琴身,发誓终生不再弹琴。因为他知道,世上再无懂他琴声之人,琴瑟虽在,知音已亡,弹琴又有何意义呢?

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,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,“高山流水” 也成为了知音难觅的代名词。这份超越身份、地位和年龄的友情,让人们感受到了心灵相通的美好与珍贵。

管鲍之交:知人善任,千古佳话

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贤士,他们之间的友谊堪称典范。年轻时,管仲家境贫寒,鲍叔牙却不嫌弃他,反而经常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。两人一起做生意,管仲总是多分一些利润,鲍叔牙的仆人对此很不满,鲍叔牙却解释说:“管仲家里穷,又要奉养母亲,多拿一点是应该的。”

后来,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齐国的两位公子,管仲辅佐公子纠,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。在齐国的王位争夺中,公子纠失败,管仲被囚禁。鲍叔牙深知管仲的才能,他向公子小白极力推荐管仲,说:“如果您只想治理好齐国,有我鲍叔牙就足够了;但如果您想成就霸业,那就非管仲不可。” 公子小白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,不仅释放了管仲,还任命他为相国。

管仲果然不负所望,他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使齐国逐渐强大起来,最终帮助公子小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。管仲感慨地说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子也。” 管鲍之交,不仅在于他们在困难时刻相互扶持,更在于鲍叔牙对管仲的充分信任和赏识,这份信任和赏识成就了管仲的辉煌,也成就了齐国的霸业。

刎颈之交:将相和,国家兴

战国时期,赵国的蔺相如凭借着智慧和勇气,完璧归赵,又在渑池之会上维护了赵国的尊严,因此得到了赵王的重用,被封为上卿,职位在廉颇之上。

廉颇是赵国的名将,他战功赫赫,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他对蔺相如的突然崛起感到十分不满,认为蔺相如不过是凭借一张嘴,就爬到了自己头上,心中很是不服气。于是,他到处扬言要羞辱蔺相如。

蔺相如得知后,并没有与廉颇计较,而是尽量避免与他见面。蔺相如的门客们对此感到很不解,蔺相如解释说:“我连秦王都不怕,怎么会怕廉将军呢?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,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。如果我们两人相互争斗,只会让秦国有机可乘。我之所以这样做,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啊!”

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这番话后,深受感动,他意识到自己的狭隘和错误。于是,他光着上身,背着荆条,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请罪。蔺相如见廉颇如此真诚,连忙热情地迎接他。从此,两人冰释前嫌,结为刎颈之交,共同为赵国的繁荣和稳定而努力。

蔺相如和廉颇的刎颈之交,展现了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品德,也为后人留下了 “将相和,国家兴” 的千古美谈。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个人恩怨和国家利益时,应该以大局为重,放下成见,团结一心。

忘年之交:不拘年龄,惺惺相惜

东汉末年,孔融是当时的名士,他博学多才,为人正直,在士大夫中享有很高的声誉。祢衡虽然年轻,但才华横溢,性格刚直,不畏权贵。孔融对祢衡的才华十分赏识,两人虽然年龄相差较大,但却一见如故,结为忘年之交。

孔融多次向曹操推荐祢衡,称他 “淑质贞亮,英才卓跞”。祢衡也对孔融敬重有加,视他为知己。他们常常一起谈论时政,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。祢衡性格狂傲,对许多人都不屑一顾,但唯独对孔融另眼相看。在他心中,孔融是一位真正的君子,值得他尊敬和信赖。

孔融和祢衡的忘年之交,打破了年龄的界限,展现了两人在精神上的高度契合。他们的友谊告诉我们,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,而在于彼此的理解、尊重和欣赏。只要心灵相通,就能跨越年龄的鸿沟,建立起深厚的情谊。

舍命之交:羊左之交,感天动地

战国时期,左伯桃和羊角哀两人相识,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抱负,渴望在乱世中有所作为。听说楚庄王招贤纳士,两人便结伴前往楚国,希望能得到楚庄王的赏识,实现自己的理想。

然而,途中他们遇到了大雪天气,道路被积雪覆盖,行进十分艰难。他们带的衣服和粮食都很有限,照这样下去,两人都无法到达楚国,甚至可能会冻死在路上。左伯桃看着疲惫不堪的羊角哀,心中暗自做了一个决定。他把自己的衣服和粮食都给了羊角哀,自己则躲进了一个空树洞中,以牺牲自己来成全羊角哀。

羊角哀发现左伯桃的举动后,悲痛欲绝。但他知道,此时只有自己活下去,才能完成两人共同的心愿。于是,他含着泪,带着左伯桃的期望,继续前行,最终到达了楚国。楚庄王欣赏羊角哀的才华,封他为大夫。

羊角哀功成名就后,始终没有忘记左伯桃的恩情。他回到当初与左伯桃分别的地方,找到了左伯桃的尸体,将他隆重安葬。此后,羊角哀常常来到左伯桃的墓前,与他倾诉心声。人们被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所感动,将他们的故事称为 “羊左之交”,也叫 “舍命之交”。

左伯桃和羊角哀的舍命之交,展现了人性中最伟大的一面 —— 为了朋友,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。这份无私的奉献和纯粹的友谊,让人为之动容,也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。

胶漆之交:陈雷之谊,情同手足

陈重和雷义是东汉时期的两位贤士,他们两人自幼相识,感情深厚,情同手足。他们都以品德高尚、乐善好施而闻名乡里。

陈重被太守张云举荐为孝廉后,他却认为雷义的才德比自己更高,应该先让雷义得到这个机会。于是,他多次向太守请求,希望把孝廉的名额让给雷义。太守被他的真诚所打动,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。第二年,雷义也被举荐为孝廉,两人一起到郡府任职。

在任职期间,他们相互扶持,共同为百姓谋福祉。有一次,一个同事因为家中遭遇变故,欠下了巨额债务,债主天天上门逼债,同事陷入了困境。陈重得知后,偷偷地帮他还清了债务。同事感激涕零,想要报答陈重,陈重却坚决不肯接受,他说:“这是我应该做的,你不必放在心上。”

还有一次,雷义因为代人受过,被免官。陈重得知后,毫不犹豫地辞去了自己的官职,与雷义一同回乡。他们的行为让人们深受感动,当时的人们称赞他们说:“胶漆自谓坚,不如雷与陈。” 意思是说,胶和漆虽然坚固,但也比不上陈重和雷义之间的情谊。

陈重和雷义的胶漆之交,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和无私的奉献精神。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朋友是在困难时刻能够相互扶持、不离不弃的人,这份情谊如同胶漆一般坚固,牢不可破。

鸡黍之交:一诺千金,诚信为本

东汉时期,范式和张劭在太学求学时相识,两人一见如故,成为了好友。后来,他们学成回乡,分别时,范式对张劭说:“两年后我会去拜访你的父母,并看望你的孩子。” 两人约定了具体的日期。

时光飞逝,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。到了约定的那一天,张劭早早地让母亲准备好饭菜,等待范式的到来。母亲看着张劭,有些怀疑地说:“分别已经两年了,而且你们相隔千里,他真的会来吗?” 张劭坚定地说:“巨卿(范式的字)是一个守信的人,他一定会来的。”

果然,范式如期而至。他来到张劭家中,与张劭一家欢聚一堂,畅叙友情。他们一起饮酒作乐,回忆着在太学的美好时光,仿佛时间都停滞了。范式的守信让张劭一家深受感动,也让周围的人对他赞不绝口。

后来,张劭病重,临终前他遗憾地说:“可惜我不能见到我的生死之交范式了。” 不久后,张劭去世。范式梦见张劭托梦给他,说自己已经去世,希望他能来参加葬礼。范式醒来后,悲痛万分,他立刻穿上丧服,前往张劭家奔丧。

当范式赶到时,葬礼即将开始。但灵车却怎么也抬不动,众人都感到十分奇怪。这时,范式来到灵车前,对着灵柩说:“元伯(张劭的字),你安息吧,我来送你了。” 话音刚落,灵车便顺利地被抬起。范式亲自为张劭执绋引棺,将他安葬。

范式和张劭的鸡黍之交,以诚信为基石,展现了他们对承诺的坚守和对友情的珍视。这份一诺千金的情谊,不仅温暖了彼此的心,也为后人树立了诚信交友的榜样。

八拜之交,这八个感人至深的故事,代表了朋友之间的八种高尚情谊。它们跨越了时空的界限,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,依然熠熠生辉。无论是生死与共的忠诚,还是知音难觅的默契;无论是知人善任的信任,还是刎颈之交的担当;无论是忘年之交的豁达,还是舍命之交的无私;无论是胶漆之交的深厚,还是鸡黍之交的诚信,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友情的伟大力量。

在当今社会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,真正的友情显得愈发珍贵。让我们从这八拜之交的故事中汲取力量,珍惜身边的朋友,用真诚、信任、理解和包容去浇灌友情之花,让它在我们的生命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。也许,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,也能拥有一段如八拜之交般真挚、深厚的友谊,成为彼此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真实性请自行鉴别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,如有侵权等情况,请与本站联系删除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八拜之交指的是哪几个人 https://www.zentong.com/a/p/175129.html

(0)
上一篇 1天前
下一篇 1天前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362039258#qq.com(把#换成@)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10:30-16:30,节假日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