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东去(7)(大江东去不回头是什么歌的歌词)
建安七年,也就是公元202年,最新的天下第一大诸侯,曹操,写来了一封信。
已破袁绍,虎距中原的曹操,现在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威风了,他现在很喜欢写信。因为按比例来算,他现在每个字背后的部队人数可能比一个军还多,这信写着忒过瘾。
他给孙权送来这样一封信,让孙家送质子。
孙权接到了这封信,很郁闷,因为这是一个事关江东未来的重大事情。
送质子,是外交手段中比较实际的一种。曹操打算用自己的实力,威胁孙权,送来质子,作一个比较实际的称臣。有质子在手,虽然不能说就万无一失了,但起码对方的顾忌会多的多。
一旦送了质子,那就要真的事事听命曹操了,孙权有些不甘心。
但不送呢?曹操可以就会马上发兵对付自已,孙权有些担心,现在力量积蓄不够,还不是和曹操真刀真枪对着干的时侯。
不甘心,又担心,那怎么办呢?到底是光膀子豁出去,还是虚与委屈曲线救国?这成为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大决策问题。
既然如此重大,那就开个会讨论一下吧。
在会议上,张昭老同学发挥那是相当稳定的。
他的建议,和六年之后,保持了相当高度的一致性。
“实在不行就送吧。”
这件事足以证明,投降派不是一天练成的,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。
在两次江东的重大战略方向上,张昭都站错了队,也难怪将来孙权称帝后,会说一句“非公瑾,孤不帝也”之后,顺便向张昭说句,“当年要是听了你的,就没今天了。”
孙权对这次会议不太满意。
然而他知道,在这件事上,张昭等人说了没用。有一个人,才是真正决定者。
决定性在周瑜手里。
这个问题很明显,枪杆子在周瑜手里,做不做打的准备,是他的事,你张昭压根儿说不上话。
于是孙权找到了周瑜。
周瑜也知道了这个消息,他心里早一团怒火了。
“当年要不是孙策发生意外,早袭取你曹操的许昌了,哪还轮的上你今天在这里耀武扬威?一封信就想让江东送质子,三鹿喝多了吧!”
不过怒归怒,怒在很多时候可以解决问题,但在有些时候也解决不了问题。
比如现在的事情。
现在这件事情,只是一个可能,不是两军即将交战,没必要搞的太过,影响内部团结,所以在这件事上,最好还是采用一些手段。
孙权找到周瑜问答案,周瑜只说了一句话。
“这是家事。”
孙权一听,明白了,马上带着周瑜去见母亲。
这里要说一句,他的母亲,并不是吴国太。吴国太是三国演义所创的角色,设定为孙坚的次妻。实际上,见于记载的孙坚夫人,就是一个,武烈皇后,也称孙破虏吴夫人或吴太夫人。
吴夫人的祖父是季札的直系后代吴允承,父亲是吴惴,个弟弟叫吴景。江表传记载她死于202年,资治通鉴载记死于207年。
而她,就是周瑜小时侯接孙策到自已家住,有无通共,升堂拜母的那个“母”。
这一手玩的很高。
一个家事,就把张昭等人全撇外边了。
送质子,送的是孙家人,所以当然是人家孙家的家事。周瑜与孙策有拜母通无之情,昆仲之意,所娶的又是一对姐妹,已经有点宗室的意思了,比一般外戚还要亲些。
这是我们在谈自家的事儿。所以也不伤那些主张送的人的面子。
一举两得。
周瑜见到了吴夫人,继续发挥文学功底。
这次发挥比较多,很长,就不摘录了,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,不送。
吴夫人同不同意?
当然同意了!
一个女人,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家了。只有说送质子,她会心痛,要人劝。哪有不送,她反倒不同意的道理?
吴夫人听了周瑜的话,非常高兴,郑重向孙权表示:“公瑾议是也。公瑾与伯符同年,小一月耳,我视之如子也,汝其兄事之。”
孙权一面点头称是,一面回头看看周瑜,哥俩儿同时阴险的笑笑。
孙弟弟这两年,已经跟着周瑜这个痞子哥哥彻底混出来了。来这一趟,谁都知道结果是什么,但就是为了走这么个别人说不出来不满的过场。
于是,江东开始有俩痞子了。
结豪族,扩人才,稳内安,拒外威,这大体就是周瑜在这六年共掌政期间做的事情了。
周瑜,做为总司令,却在吴郡静静的管了六年的政务,这是一种什么精神?
这是一种当兵不怕秀才的精神。
而在他终于完成了江东的第一件大事,将孙策死后的烂摊子,基本的回复,并更有盛之的意思之后,他终于可以开始,做现在江东的另外两件大事了。江东政权,在孙策周瑜时代一直保持着比较强的扩张性,这哥俩都是激情似火一点就着的脾气,“钢肠铁血男儿事,马革裹尸英烈归。..”--猫家里玩宫斗玩办公室政治?老子没那功夫。守江山,从来不是他们重点考虑的问题,打江山才是。
怎么打?----南征西战。
准确说,南平夷蛮,西讨荆州。
夷蛮,和荆州刘表,一直是江东政权的两个最大外患。
江东,吴越之地,南方多未开化,一直不服从当地政权的管理,孙策当年居会稽,一方面是不愿意和吴郡豪强打交道,另一方面也是在作讨伐蛮夷,为江东孙氏政权建立一个稳固的大后方。
可惜,还没完成时,死了。
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。
而刘表,则是另一个大问题,四字足概括,“家仇国恨”
家仇,刘表,更确切说是刘表的部下黄祖,杀了孙坚。杀父之仇,不共戴天。
国恨,则是地理位置问题了。
孙权的东吴在长江下游,而刘表的荆州,却在长江上游。
因此,对于任何起家江东的政权来讲,得到荆州,都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。荆州,顺水而下,对江东是致命的威胁。
家仇国恨下,刘表问题,也必须解决。
谁解决呢?
刚刚居吴六年理政,戴着金丝眼镜坐了六年总部机关办公室、还没放个长假旅旅游来个大休的周瑜,胸脯一拍,眼镜一摘,计算器一放,战甲一穿-----依然是我来解决!
周总司令,要再回战场了!
周瑜刚刚当完吴用,这又要去当林冲了。
六年前,年放少年,血气方刚,正要有一番大作为的周瑜,却因孙策之死,不得不将他的天下利剑静静雪藏。
六年后,当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后,他终于可以再回到他最爱的那片地方。
“我回来了!我最爱的金戈铁马,刀光剑影的战场!”
建安十一年,周瑜,打破岁月的封印,再度拿回他那把赤焰之剑,继续去实现那孙周当年的梦想。
这剑一旦出鞘,便永远不会再收回。
它将一路斩将杀敌,血过无存,震天动地,诛魔灭神,划出一道光照整个三国时代的耀芒,直到…………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生命不止,此剑不休!
周瑜领兵出战了。
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,
这把江东最强之剑,一旦出手,就不能去搞点小鱼小虾。
那去搞什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