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:各年龄血压、血脂、血糖、血尿酸对照表(尿酸和血糖有什么区别)
对于血压、血脂、血糖和血尿酸,大家可能并不陌生,这是衡量我们身体状况的四个基本指标。但是对于这四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,可能很多人一知半解。今天为大家总给了各年龄段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、血尿酸对照表,鼓励大家收藏起来,以备不时之需。
一、血压

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,分为动脉血压、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压。通常我们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。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,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,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。
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,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,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,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。血压过低过高(低血压、高血压)都会造成严重后果,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,这都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。
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对照表:

幼童血压正常血压参考值:

注意,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情绪、运动、饮食、气温等,所以单次血压测量值不能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。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式是,每天测2次(早晨和晚上),每次测3遍,每遍间隔1分钟。早上起床后在1小时内,排空小便后,于进早餐和服降压药之前测血压;晚间于洗浴后、上床前1小时内测血压。不推荐在其它时间测量血压,因为白天在思考或活动时,正处于应激状态时的血压是高的。
建议健康成人每 2 年至少测量 1 次血压;易患人群(血压高值、超 重或 肥 胖、高血压家族史、长期膳 食高盐、长期过量饮酒以及年龄≥55 岁)要求每半年测量血压 1 次;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不稳定,最好每天测量;取7天血压的平均值,去掉第一天血压值,后6天平均值作为参考值;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稳定,可以每周测量一天的早晚血压;初次血压轻、中 度升高者,4周内再复测血压2 次,均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,则诊断为高血压。
高血压诊断的一般参考:

二、血脂

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(甘油三酯)和类脂(磷脂、糖脂、固醇、类固醇)的总称,广泛存在于人体中。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。
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是:有七项,分别是:总胆固醇(TC)、甘油三酯(TG)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。
TC:是血液中各种胆固醇的总合,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“元凶”。胆固醇过多会在血管壁沉积,使血管变窄,失去弹性变硬变脆,渐渐将血管完全堵死,诱发心绞痛、冠心病、脑中风等。
TG:就是存在于血液中的脂肪。如果体内的甘油三酯过多,甘油三酯会在人体不同部位堆积,造成不同的后果。比如,堆积在皮下,人就会发胖;堆积在肝脏,就会造成脂肪肝;堆积在血管壁,会造成动脉硬化。
LDL-C:是“坏胆固醇”,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基本因素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多,会沉积在血管壁,越积越多就形成了斑块,堵塞血管,引起冠心病、脑卒中等严重疾病。
HDL-C:是“好胆固醇”,对血管有保护作用。它就像一个清洁工,把血管壁沉积的胆固醇运到肝脏处理掉,减少冠心病的发生。
血脂一般参考值:

三、血糖

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,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,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。正常人体每天需要一定量的糖来提供能量,为各种组织、脏器的正常运作提供动力。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,血糖过低会导致身体功能不足,过高又会损害器官。
同样,血糖也不是固定不变的,随着进食、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血糖也会有所变化,所以会有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两个数值作为参考。
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:

糖友们平时多采用方便快捷的扎手指检测,因所采血液中可能含动脉、静脉及组织液等不同成分,所以所测数值不甚准确,但作为一般参考尚可。现在一般医院也不用此法,多采取静脉血液测量。
另外,糖尿病的阶段诊断指标分别是:轻度糖尿病,7.0-8.4mmoi/L;中度糖尿病,8.4-10.1mmoi/L;重度糖尿病,大于10.11mmoi/L。注意,对于孕妇而言,空腹状态下血糖不超过5.1mmol/L。
注:除血糖外,糖尿病的诊断通常还需要配合糖耐量的检测;有糖尿病史的,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,最好也可以定期检测静脉血糖。
四、血尿酸
血尿酸是体内的老旧细胞,还有食物,尤其是富含嘌呤的食物(如动物内脏、海鲜等)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,其核酸氧化分解产物就有嘌呤(这种内源性的嘌呤占总嘌呤的80%)。如果体内血尿酸滞留过多的话,长期置之不理容易引发痛风。
尿酸的一般参考值:

临床上,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/升,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。当血尿酸超过420微摩尔/升时,高尿酸血症已十分明确,这个时候如果再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的话,就很容易导致痛风的发作,临床资料显示,大多数的痛风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过420微摩尔/升。
注:以上对照表为一般参考表,具体以医生诊断为准。